俊隆模具有限公司
网址:www.k914.cn
【摘要】:《每日经济新闻》载:近日,“白云山牌”中成药感冒清胶囊被香港卫生署检测出含有西药“扑热息痛”而被召回。白云山公司有可能违反《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等香港法例,面临惩罚。专家表示中药加入西药成分的行为市民论坛《每日经济新闻》载:近日,“白云山牌”中成药感冒清胶囊被香港卫生署检测出含有西药“扑热息痛”而被召回。白云山公司有可能违反《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等香港法例,面临惩罚。专家表示中药加入西药成分的行为在内地药企中普遍存在。看到这个新闻,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内地销售的该品牌药物有没有含扑热息痛。专家的说法,让人们颇为沮丧。在一个不擅于积极作为的药品监督体系下,是不大可能产出绝对靠谱药品的。“内外有别”的例子比比皆是。举一个典型案例:麦当劳麦乐鸡产品在欧美地区被查出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两种致癌物质,但在我国内地,相关部门的回答却是“确属国家允许使用的合法食品添加剂”。说得文雅一些,这可以称为“不接轨”,若不客气地说,内地的药监部门其实是闭目塞听。扑热息痛作为药品有毒副作用是常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早就警告,过量服用含扑热息痛成分的药品可能伤肝,甚至危及生命。即便“是药三分毒”可以成为一个借口,我们的药监部门不能连“中成药”是如何定义的也搞不清吧。既然定名为中成药,就不能掺杂西药成分,否则就应该称为“中西成药”。笔者担心,中药中加入西药,究竟是中药发挥效力还是西药发挥效力?这样会不会影响我国中成药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患者在食用了“中西合璧”的中成药之后出现健康问题,谁又该担责?王传涛教师